首頁 > 新聞 > 國際 >

阿朗六年業(yè)績低迷背后:貝爾實驗室的創(chuàng)新壓力

2012-11-06 13:56:31   作者:   來源:鳳凰科技   評論:0  點擊:


   頭頂“貝爾實驗室”的光環(huán),代表法、美兩國的國家名片,在固網及無線領域仍具備很強技術優(yōu)勢的阿爾卡特·朗訊(以下簡稱“阿朗”),已經被其糟糕的財務狀況拖累的不堪重負。

  根據阿朗上周五發(fā)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受全球移動運營商普遍減少移動和固定網絡設備的支出影響,該公司第三季度凈虧損1.46億歐元(約合1.88億美元)。

  其實,業(yè)績虧損對于阿朗來說,算不上什么新聞,因為自六年前法國設備巨頭阿爾卡特和美國設備巨頭朗訊科技合并成立了阿爾卡特朗訊之后,該公司僅在2011年實現(xiàn)過盈利,其余的時間,這家公司一直都在虧損。
除了歐債危機導致的全球電信業(yè)持續(xù)低迷等宏觀因素,究竟是什么讓這家貝爾精神的繼承者逐漸沒落,成為處在“懸崖邊上的公司”,阿朗的未來,還有機會么?

  貝爾實驗室的“光環(huán)”
    

  如果要剖析阿朗衰落的原因,可能還要從阿爾卡特和朗訊合并之前的美國電信設備商朗訊說起。
朗訊科技,曾經是美國最大的電信設備制造商,在光通信和CDMA領域,該公司擁有較強的技術和市場優(yōu)勢。自1996年正式成立以來,由于處于互聯(lián)網快速成長和逐步商用的時期,加之其出身AT&T顯赫的身世,朗訊備受投資者追捧,其銷售業(yè)績連續(xù)15個季度強勁增長,其股價也一度飆升到創(chuàng)紀錄的84美元,1999年1月,朗訊的市值高達1340億美元。

  而歸屬于朗訊旗下的“貝爾實驗室”更是被稱之為美國的國家名片,是新通信技術的主要發(fā)源地以及通信網絡領域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動力源泉,該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共獲得過七項諾貝爾物理學獎、九項美國國家科學獎以及八項美國國家科技獎。在20世紀,“貝爾實驗室”一直是美國創(chuàng)新精神的代表。

   對朗訊科技來說,擁有貝爾實驗室無疑是巨大的光環(huán)和殊榮,但作為一家市場化的公司,貝爾實驗室在基礎和尖端領域的超前技術研發(fā)投入也給朗訊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據公開資料顯示,朗訊每年投入在研發(fā)上的費用大約占該公司總收入的15%-20%,遠高于其他電信設備商10%左右的投入力度。

  同時,貝爾實驗室作為一個科學家云集的科學圣地,其對技術產業(yè)化的重視程度較低,很多基礎及尖端研究成果并沒有給公司本身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

   此外,貝爾實驗室作為通信行業(yè)的技術領軍者和探索者,缺乏市場預測的超前研發(fā)投入,也給整個公司帶來了不可預測的風險。

  就拿貝爾實驗室引以為傲的光纖技術來說,雖然光線技術給貝爾實驗室?guī)砹酥Z貝爾獎,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對光纖的大規(guī)模研發(fā)投入卻最終給朗訊帶來了災難。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電信市場出現(xiàn)瘋狂增長,大家只看到光纖通訊的諸多優(yōu)勢,卻沒有考慮誰來用,需要用多少,結果大量的光纜被埋到地下,到了2000年這個大泡沫終于被吹破,朗訊也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事實上,一個研究成果可能在塵封多年后才能發(fā)現(xiàn)它巨大的價值,但對商業(yè)公司來說,太過超前的行為意味著極大的成為“先烈”的危險。

  瘋狂的種子
  

  1999年,后起之秀思科戰(zhàn)略轉移到通信業(yè),形成了與朗訊的對峙,到處搶奪朗訊的市場份額。1999年第一季度,當朗訊公布的增長率較去年大幅降低后,華爾街立即將朗訊的股票拉下了3%。

  而朗訊掛里層層沒能及時把握環(huán)境變化和自身定位,為了保持此前的高速成長以取悅華爾街,朗訊管理層在公司已經衰落之時仍然制定了很高的銷售目標,并為此從事了一些及其危險的游戲。

   當時,朗訊對自己的一些缺乏資金的新興運營商客戶,慷慨地提供買方信貸,借錢給他們來購買朗訊的設備,而且沒有任何信用評估級別的限制。當2000年這些新興的運營商隨著互聯(lián)網經濟的退潮開始劇烈震蕩并裁員之時,朗訊還在不計后果地擴大借貸的額度。

  根據當時的協(xié)議,很多運營商直到2003年才會償還朗訊本金。但是現(xiàn)在看來,這些公司虧損的巨額天文數字已經在漫天飛舞,債券已經縮水到幾十美分,可能等不到還錢的那一天,他們就會自動消失。朗訊給客戶的借貸資金達到67億美元,其中有13億實際上已經再也無法收回。

  此外,為了刺激一些運營商提前購買自己的設備,朗訊給運營商以巨大的折扣。因為朗訊不能等,每個季度都有贏利的目標,這個季度銷售業(yè)績不好,朗訊立刻就會受到華爾街的懲罰。

  朗訊的行為雖然維持了暫時的繁榮,卻為將來埋下了后患。大幅度的折扣使朗訊的利潤越來越薄,而且這些提前購買的運營商未來將不再有需求,以后的增長難以為繼。

  對于增長率的急功近利逐漸把朗訊逼上了絕境,也使朗訊逐漸失去了對未來市場需求的預測能力。最終,瘋狂的朗訊為自己激進的市場行為種下了禍根,朗訊終于在2000年的那場電信泡沫中崩盤。2000年,朗訊銷售收入從1999財年第四季度的100億美元一路下跌至2003財年第一季度的20.8億美元,其股價更是一泄如柱,在2002年9月一度跌至幾十美分,隕落之快令人震驚。

分享到: 收藏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