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廠商>>CT中間件廠商>>商路通

基于SIP的第五代呼叫中心(二)

黃河 2007/08/20

第五代呼叫中心采用SIP協議的必然性

  從上一部分可以看到,H.323是ITU的標準,基本特點為嚴格組織管理的協議。從網絡要求到硬件要求和管理要求非常嚴格,因此,基于H.323構建第五代呼叫中心面臨很大的局限性。

  局限性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企業(yè)專業(yè)的視頻會議系統(tǒng)有專門的工程師維護,每一臺計算機和網絡、路由器等等都經過配置,適應視頻會議的使用;呼叫中心對于客戶的服務強調 “Communication On Demand”,即客戶需要的時候,進行簡單的操作即可與坐席服務代表聯絡,而不需要和網管協商進行網絡調整;   呼叫中心技術最大的特點是整合,包括通信方式、業(yè)務系統(tǒng)的整合?蛻襞c呼叫中心坐席溝通的方式逐步多樣化,客戶可能在需要的時候隨意的選擇各種媒體與坐席通信,同時,坐席終端需要和業(yè)務軟件進行充分整合,而H.323開放性的不足極大的限制了應用的拓展;   H.323不支持第三方呼叫控制,在第五章詳細描述。   H.323協議對編解碼協議的支持必須是ITU-T標準化的,而SIP有能力支持任何編解碼協議。對于新的非常優(yōu)秀的編碼如iLBC編碼,H.323無法迅速支持,而SIP則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商路通公司的第五代呼叫中心基于SIP協議,系統(tǒng)架構如下:

  基于SIP協議的第五代呼叫中心具有以下的優(yōu)勢:
  1. 適應中國互聯網現狀,能夠屏蔽各種網絡限制,支持多級NAT;

  2. 支持P2P技術,分散網絡壓力;

  3. 支持網上視頻、網上通話、文本交談、護航瀏覽、表單共享、桌面共享、電子白板、文件傳輸等多種通信方式,同時支持更多通信方式的融合;

  4. 支持iLBC和MEPG4等先進的編碼方式;

  5. 支持多種媒體統(tǒng)一管理。
SIP協議與CSTA協議轉換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主流交換機廠商都采用CSTA協議作為標準。而主流的呼叫中心中間件廠商都通過CSTA協議與交換機進行通信。

  為了響應ECMA(歐洲計算機制造協會)建立CTI標準的運動,專門成立了一個代表主要 PBX制造商的委員會,包括 AT&T、 NorthernTelecom、AIcatel、Stemens、IBM、HP及其他公司。該委員會制訂了標準ECMA- 179——計算機支持的電信應用服務(CSTA)和標準ECMA-180——計算機支持的電信應用協議,該協議是計算機與電信網間的 OSI第7層通信協議。

  CSTA獲得了大多數交換機制造商和呼叫中心開發(fā)公司的支持,目前的版本有CSTA I (1992),CSTA II(1994)和CSTA III(1998)。

  CSTA為集成計算機和電信網平臺定義了總體結構、要求和協議。這項技術標準強調了計算和交換的靈活性、雙向通信和分布模型。由于CSTA起初是針對專用網的,因此它關注的是基于交換的對象,比如電話、中繼線和隊列等。CSTA服務是獨立于交換平臺的,它并不知道交換機是如何完成CSTA服務請求的特殊細節(jié)。

  第一版 CSTA是 1992年頒布的,作了以下定義:   從呼叫中心呼叫管理的各個功能來看,都依賴于這個標準,包括呼叫路由管理、呼叫監(jiān)控、報表、坐席質量管理、坐席軟電話功能等等。

  SIP協議開始沒有第三方呼叫控制能力,商路通的第五代呼叫中心提供SIP到CSTA協議轉換的系統(tǒng)。

  第五代呼叫中心的多媒體通信方式和傳統(tǒng)電話、傳真通信方式融合的標志就是CSTA協議的轉換,支持了CSTA協議后,呼叫中心的各種通信方式可以與原有的電話呼叫中心無縫融合在一起,成為可運營的第五代呼叫中心。

CTI論壇編輯



相關鏈接:
呼叫中心現場管理:商路通Agent Map先睹為快 2009-09-08
第五代呼叫中心項目實施的七項必練武功 2009-06-11
用第五代呼叫中心智慧構建中國式營銷體系 2009-06-05
準確“定位”—用第五代呼叫中心打造品牌核心競爭力 2009-04-20
商路通精彩亮相2009中國呼叫中心及企業(yè)通信大會 2009-04-17

分類信息: